【动漫】我们的故事究竟缺少了什么?毕设剧本该如何写作?

2025-09-27 13:49:02

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就跟着一些项目组写了一些商业剧本,在毕业之后同时开始考研,并当时进入了“大业传媒”参加《洛宝贝 奇趣俱乐部》的项目。

那时候的动画片的长度动不动就是几百集,在离开“大业传媒”的时候我也研究生毕业了,之后又去了“优扬传媒”工作,当时进了公司的原创项目组工作,我和当时的同事现在关系都还不错,所以经验和人脉就慢慢积累下来了。

现在有很多的同学想做编剧但是因为没有业内人脉而苦恼,其实没有关系,我想说的是只要你通过身边任何与行业相关的人,抓住每个机会,认真做每个项目,慢慢就能积攒下来人脉资源和经验了,这些都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后来我离开“优扬传媒”并和朋友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过了一两年,我幸运地加入了“迪士尼中国”的原创项目组,和他们合作了三年,三年之后项目陆续结束了,我去创办了另一家公司(北京鹿之梦文化),是做动漫IP研发+艺术家经纪人+授权的公司。

我从事动画编剧十年了,却也发现国内的动画编剧依然很少,所以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这个行业。

向上滑动阅览

金璐 :

对于要靠动画编剧来吃饭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不是单纯地全盘接受意见,你需要懂得哪些意见是对剧本好的需要保留,哪些会让剧本偏离原本方向。

大四那年,我进入了一个动画电影的项目组,虽然最终那部电影没有完成。那是一部为了迎接奥运会而制作的“五福娃”有关的电影,当时用了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做剧本创作。进入项目组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经验,能力也有限,虽然当时很尽力地去写剧本,但是那一年过得非常折磨。比如拿着一周时间写的剧本去开会,下面坐了十几个人,就对着我提各种意见,当时我听完意见几乎是晕的,甚至很多时候含着眼泪听下来的,最后把意见记下来回宿舍接着写,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当我毕业的时候项目也结束了,我也开始做毕设。

但是那一年我的进步非常快,同时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年。后来我数了一下,那个剧本我总共改了五十九稿!之后进入任何项目组我都更从容和坦然了,改四五遍稿和五十九稿比起来完全不算什么了。

《宇宙护卫队》海报

金璐担任剧本顾问和编剧作品

《宇宙护卫队》正在北京卡酷少儿(20:15)播出,播出第四天收视率已经冲到了第二名。

2

很多小伙伴们认为我们国内好多动画电影技术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剧情的硬伤感觉特别严重,就请前辈以您多年的经验谈谈这个趋势原因主要是什么呢,大家的故事里主要缺乏什么?什么样的故事才算合格的故事呢?

金璐 :

我们故事中缺少的东西还是很多,我觉得不光是一些国内的动画,很多电影作品在剧作角度都是不太合格的,其中主要缺少的还是价值观。但是这也不只是编剧决定的,一个剧本到最终定稿还要经过导演、制片人、投资人的决定。

我也接触过很多国外的创作者,像是迪士尼还是其他项目的,但是就艺术家的能力来说国内外的差不了很多,作品还是比人家的差一截的原因就是行业普遍的水平还不够高,在国外像是做美术设计的人,他对剧本的理解和价值观理解都是信手拈来的,并不是剧组里只有编剧会懂得这些。所以国内的整个行业水平都有待提高,光靠一两个编剧的超高水平是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的。但是近年来情况也好很多了,逐渐有优秀的人才展现出来了。

国内的技术确实很多可以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还是不够,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在每年都能有技术上的突破,所以我们现在只是勉强追上人家,还并没有到自己有所突破的程度。

《熊猫滚滚世界名画》 阿尨

鹿之梦签约插画师作品

“价值观”的体现

现在普遍的故事里比较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价值观,就是这个故事到底是关于什么?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然后,你的主角人物、故事结构、事件、配角人物、阻碍、危机、矛盾,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去走的,但是我们很多故事的核心价值观都不是很清晰,而且故事本身也不是围绕着这个价值观展开的。还有大多数缺乏的是人物的情绪线,人物的情绪线不连贯,这个要达到连贯,这个一个是编剧的责任,还有一个是在分镜的过程中,做表演的细节的时候,大家都要知道这个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每一场戏我们都要去揣摩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说这句话,人物所有的动作都是有目的的,然后才会形成一条人物的情绪线,那么这个人物情绪线才是真的牵着观众走的东西,这条情绪线一旦断了,那观众看到这个地方就会“断”了,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故事我们会看不下去,就是人物情绪线断了或者乱了。

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故事?

其实我觉得这些工具书上所说的标准公式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你未来毕业想当一个导演或者一个编剧,想去进行这样的创作,那你在毕业之前应该把这些全部都吃透,不应该在这个行业里,在项目组工作了还在看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是我们把这些吃透之后也不要太在意这些工具书。

“好故事”的标准

好故事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我们也不用去生搬硬套那些工具书里的公式到故事中,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应该是你的基本功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真正的能触动到观众的东西,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作者和观众的心灵能产生情感交流。试着回想一下你最喜欢的电影作品,里面一定是有能触动你的地方,那这就是一个好故事的标准了。

3

我们在创作一个故事时,总是会遇到很多阻碍,比如故事的逻辑,或者是如何将矛盾冲突设计巧妙,让故事显得更完整且不平庸,想问问老师会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金璐 :

首先不要把平庸不平庸这个事放在最前面,不要害怕平庸,不平庸不是一开始就能呈现出来的,它一定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停地寻找到的,国内国外现在有这么多的故事,我们很难做到所写的故事能和别人不重复,所以先不要去害怕这个事情,要先按规律去做,哪怕我们是先写出了一个平庸俗套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变化。

永远不要怕把自己的故事给别人看,讲给别人听。因为写故事不是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跟别人去交流,要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别人听,会写以外还要会讲故事,哪怕是跟身边的人讲你的剧本,写完之后找一个朋友讲给他听,在讲故事的时候你观察他的眼神,什么时候他开始不耐心了,什么时候走神了,什么时候能专注着听你的故事,被你的故事牵动了。这是最直观能够感受到你的故事哪里有问题,哪里能够触动到别人。

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阻碍,以前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我现在创作每一部作品的时候同样会遇到很多的阻碍,这是编剧永远无法逃避的,所以我们要一个个问题地去解决,去头脑风暴,先解决眼下的问题,不用想得太多,只管去写就好了。

《胖脸吉祥唐朝美妆图》 焦响乐

鹿之梦签约插画师作品

4

很多学生写动画剧本,很容易写的很大,一写就是个片长两三个小时的剧本。毕设动画3~6分钟的片子剧本是什么样的呢,特别希望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文案范例可以来参考学习。如何把控好5分钟以下动画短片的叙事节奏?

金璐 :

这个我特别有感受,就是在毕业那年,也有发生有的同学写的剧本太长的事情。但我本身因为从大一就开始磨炼编剧能力了,所以那时候已经可以控制时长了。但我觉得学生再创作剧本之前还是需要去进行一定的编剧基础的训练,还有一点是短片的叙事节奏问题,我在这里也是准备了一份两分钟的和一份七分钟的剧本。

向上滑动阅览

七分钟版本

两分钟版本

这是迪士尼的一个三维动画项目的剧本,讲的是两个叫“半斤”和“八两”的石狮子的故事,是个喜剧,所以这个项目分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七分钟的故事,是比较完整的起承转合,还有一份是两分钟的,就没有太多的具体情节,更多的是像小黄人那样的搞笑的动作戏。

迪斯尼动画《半斤八两》

金璐担任编剧作品

其实短片剧本控制时长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控制剧本字数,一般一分钟的完成剧本的字数会在300到400字之间。所以五分钟的剧本就可以限制在1500到2000字的字数之间,不要超过2000字,学生创作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短片,把它里面的剧情先自己临摹一遍,看着片子把里面的情节去一句句地写下来,五分的短片剧本这样临摹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这样的话你的脑海里就会对它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了。

七分钟短片的剧本就是迪士尼惯用的格式,基本可以做到一页纸是一分钟的剧情,由于英语和中文的一些区别,所以中文的页数会稍微多一些。

两分钟的剧本并没有按这个格式写,因为是纯动作戏,所以只有一页纸,但因为我们有很成熟的分镜师,所以我们会写的比较的多一些让分镜师分镜过程中进行删减,所以如果是学生创作两分钟的短片的话剧本的量就要比这个来的更少一些比较好。

5

前辈您平时是主要什么方式方法积累以及提炼经验培养自己动画电影选题思维的呢?(目前自己在选题方面没有经验,感觉动画主题的范畴,又宽又窄,想听老师分享)另外请前辈推荐几本书或学习资料吧~

思考动画电影的选题有几个方向,一个是回忆并感受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有发生在当下的事情最好是可以随时记录下来,有时候随时随地可能想到一些灵感一些故事,如果能立马记录下来的话会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还有大量地看电影和看书的时候其实也会产生很多的灵感,这个也要随时记录下来,还有一点就是要喜欢听别人说话。

除了自己的感受之外,还要多关心别人的生活,做一个倾听者,听别人说话,同时自己也会产生一些思考,他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怎样思考。其实故事中很多原型都是从你身边的人物来的,包括你自己,你认识熟悉的人,还有你不认识的人,你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观察他等等的,其实所有的这一切一点一滴你去积累下来,都会成为你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参考书

编剧的参考书有很多,所讲的公式、故事结构等等都是有些大同小异的。如果是比较想做职业编剧的话,我比较推荐罗伯特·麦基 的《故事》,还有一本比较实用的《你的剧本逊毙了》这本书会指出在剧本创作里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我还是比较推荐先看《故事》还有比较速成的《救猫咪》,但我还是更推荐《故事》,这本书虽然很厚,但是阅读起来不会很困难,因为作者的行文是比较流畅的,而且它比起很多工具书只讲到编剧的公式,却不讲这些公式是为什么形成的,《故事》则会讲得比较透彻。

其实所谓编剧的公式就是从许多好故事里总结出来的规律,它只是一种规律,当我们学会这些结构和公式之后,也不能只是死板地去套用到所有的故事中,好的故事一定有会有它“天然”的成分在,天然能打动人的情感,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而不是创作出一个符合所有剧作规律,但是它却无法打动人的故事,这样也无法成为一个好故事。

因为金璐老师分享的干货有很多,所以wuhu将会分期进行文章整理,下一期的内容将是关于剧本创作的思路和技巧以及迪士尼的编剧流程揭秘哦~

文章来源: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